2007年3月28日 星期三
公告: 我們搬家了....
We have been moved to the following address, see you there.
新家地址:(Tiramisusu's Blog)
http://www.wretch.cc/blog/Tiramisusu
ㄚ頭 and 豬頭
2007年3月25日 星期日
Kelheim一日遊
這是在路上遇到的一座設計獨特的陸橋.那波浪起伏的橋身大概只適合存活在比較不屬於地震帶的德國吧!
這是剛開始趴趴走時山林裏面的樣子.在這裏或許是地廣人稀的原故,山林裏閒逛的閒人們就沒有在台灣時的多.反而可以享受那一份山中的寧靜和悠閒.看筆直高大的針葉樹林,看白花花的陽光在樹葉中交錯的光影.聽那永遠都找不著身影的鳥聲在林間啾啾,再配上自己在心中唱合著的小調,那一份閒適真不是假日時都會塞到爆的台灣的登山步道和山中遊樂區可以比拼的.記得那天咱們在山中逛了大概兩個小時,總共遇到的其它閒人前後也不超過5個吧.突然之間好像整個山林都屬於自己的樣子.雖然山林中沒有幾隻小貓,不過該有的解說牌和步道指示卻都一應俱全,通通都很努力地堅守著自己的崗位.
這就是那位在山頂的很有歷史意義的 Befreiungshalle (Hall of Liberation)的龐然大物了.因為腿短而爬得上氣不接下氣的ㄚ頭在到達山頂後,雖然試過了各種可能的攝影姿勢了,連躺在路上往上照這一招也都用上了,但無奈手上的傻瓜數位相機還是無法把它的英姿全數收入一格相片當中.所以除非親眼所見,是很難去想像古早時那種"碩(數)大便是美"的邏輯的啦.這一龐然大物是為了紀念在1813-1815年間德國對拿破倫的入侵的戰役的犧牲者.是由當時的國王Louis大帝一世所建的.不過這建築是在1842年時始建,整整蓋了20年到1863年才蓋好.正好趕上對拿破倫戰役的50週年紀念.雖然已是100多年的老古董了,但是整個建築倒還是很粉嫩鮮脆,可見該地區對古蹟維護的用心.這一點倒是值得咱們的有關單位們好好學習學習的啦.
這是進去後的部份大廳的俯瞰圖(太大了,無法照全景).基本上是一個一端開口的圓型大廳.四週立著無數巨大的白色的女神(or天使?!)的雕像,女神(天使)們大家手牽手繞一個圓圈圈的模樣.
大廳的正中央地板上嵌著如圖的一句話.翻成英文是"May the Germans never forget what made necessary the Struggle for Freedom and by what means they won"(出自Wikipedia).
大廳的屋頂建得十分美侖美奐.牆上的每一個洞洞都有著一個漂亮的"戰士盔甲"(?!還是啥的..??)的圖騰.重點不是它有多美,而是經過了100多年後所有的圖案都還是那麼的清晰乾淨,這一點真教人印象深刻到肅然起敬的地步.
這是那些女神的雕像之一.也是只有一個"大"字可以形容.但不知怎地,ㄚ頭老覺得她們很"希臘"的樣子.或許在那個年代"希臘"就是fashion的同義詞吧.
在大廳的一個角落裏,可以找到一個通往建築物頂樓陽台的樓梯入口.低頭在那狹小黑暗的螺旋型樓梯間拾級而上,待轉到頭昏眼花腳步快要踩空的時候,陽台上送進的豔陽終於宣告目的地已近了.在小小的陽台上可以眺望附近山城的景色.在晴朗明亮的季節裏,山城的好山好水就盡收眼底啦.
山頂上的歷史課上飽後,那咕咕叫的胃也該是要理一理順一順了.下了山就要去涉水了.對啊,咱們枯坐在河邊幹什麼呀???
啊啦!!是在等TAXI啦...等那小小艇TAXI來渡咱們過河覓食去啦!!好康ㄟ就藏在那棟粉紅色的修道院的後方啦...從前方一點也看不出來那兒會有吃的哩...
上岸通過修道院的拱們後一看,果真是別有洞天哪.樹底下能坐人的地方通通座無虛席.各家阿Do遊客們不僅忙著吃也忙著說話.人聲頂沸再加上空氣中瀰漫的食物香味,ㄚ頭已經餓得有點昏的頭就更昏了.豬頭的爹終究是個行家,在很短的時間裏就在人堆中覓得一個空桌,並且能夠抓住一個已經忙到快要語無倫次的服務生來給咱們點菜.
這位已經餓到前腹貼後背的帥哥(豬頭實驗室的巴西學生),一看到那一份對"台灣胃"而言是King Size的normal size的德式食物,可真是既高興又感恩啊...要知道那餐盤裏的那顆比棒球還要大幾成的馬鈴薯球一下肚後,保證只要外加半碗飯就可以撐數個小時了.更不用說再加上那個沒一斤也有半斤的烤豬排了.若再配上一分salat和 1 Liter的啤酒,換作是ㄚ頭的胃大概就可以休市三天去了咯.
吃飽喝足又遊山玩水去了.豬頭的爹包了那艘小小艇戴咱們一遊多瑙河該段河道中較精華的部份.小小艇很盡責地穿梭在兩岸的奇岩峻石之中.微晃的船身伴著平靜的水波,讓那原本就有點昏睡的腦袋(因為吃太飽),在風和日麗的夏日午後變得更加傭懶.猜想如果那航程再長個三倍的話,ㄚ頭大概早睡死在那小小艇上面咯.之後在比較靠近停車地點的碼頭上了岸,順便逛逛該小鎮好助消化那一肚子的食物.然後一行累翻了的人類就"班車回巢"去咯!
看來這種方法可以省下可觀的油漆費喔!!
不知道名字是啥的花,長得挺有趣的.只可惜當時有風,所以很難對焦...就將就著看吧!
2007年3月22日 星期四
ㄚ頭的海外食譜(3)-----愛愛小丸子
材料:
1. 絞肉 約 250g (牛肉:豬肉=6:4 or 7:3)
2. 洋蔥 1個(小的)
3. 紅椒 半截(選有一點點辣的就好)
4. 羅勒 約2茶匙(乾的,已磨碎的)
5. 蛋白 半個
6. 麵粉 少許
7. 鹽,醬油,糊椒等調味料適量
作法:
1. 取一個大湯碗將調味料與絞肉拌勻.
2. 加入切碎的洋蔥紅椒和羅勒,再拌勻.
3. 加入蛋白拌到全部材料變粘綢狀.若蛋白加太多變的有點"水水"的話可加一點麵粉中和掉.
4. 用濕濕的手捏一份材料(size自己決定啦),在兩手之間互相拍打至丸子變得很有彈性為止.
5. 用一個平底鍋熱一點炒菜油,油到中溫時將丸子外表沾一層麵粉下去煎.
6. 丸子全部排好後加蓋子用中火煎約3-5 min到底面有點焦黃.翻面同理再煎個3-5 min.
7. 加一點清水並將火調至大火,加蓋繼續煮約5min至湯汁有點濃綢狀即可.
8. 若怕煮好的湯汁味太淡,可在加清水時同時加一點醬油調味就可以了.
9. 選豬牛混合的絞肉是因為"全豬"會太油,"全牛"又太乾(吃起來會澀澀的).發現混合之後再加上手工拍打,煎好的小丸子就會很有彈性,好吃的不得了.煎的時候加蓋子可避免煎油飛濺一地,而且肉比較不會煎焦掉.
2007年3月21日 星期三
ㄚ頭的海外食譜(2)-----柳丁南瓜濃湯
以前在餐廳吃飯尤其是吃西餐時,menu上燙金印著的或是餐廳裏的服務生強力推薦的的結果,都把ㄚ頭搞得以為"南瓜濃湯"是一項怎的十分了不起,怎的做工 繁複又材料高等的阿Do名湯啊.來歐洲的初期也有過幾次損友們自己披褂上陣,在自家煮飯請ㄚ頭大吃大喝的經驗.巧的是好幾次的飯局當中都有"南瓜濃湯"這 道菜.而事前那些損友們也都煞有其事地問ㄚ頭可要一嚐他們的拿手絕活"南瓜濃湯"是也,搞得ㄚ頭還真以為煮這個濃湯宴客在廚藝上是如何的了不起,如何地高 人一等了哩.畢竟是"濃湯"咩,當然是要花一番功夫才煮得它夠"濃"咯.而且那些損友們都是在ㄚ頭大駕光臨之前就已把一干酒菜備妥了,ㄚ頭就只負責"吃" 這一小部份而已啦.直到有一天去某人家裏作客,女主人作了趟南瓜濃湯的"Live Show"給ㄚ頭看之後,才很驚訝地發現原來"濃湯"不是要像煉丹那般地小火慢燉熬出來的哩,竟然是用果汁機給打出來的咧!!!自此,同理可證到所有的阿Do濃湯之後,ㄚ頭去餐廳吃飯時就鐵定不再點南瓜濃湯了.因為ㄚ頭也可以在家輕鬆"濃"個20 Liter灌飽30個客人了啦.
雖是一道簡單味美的阿Do濃湯,ㄚ頭還是在此和你分享其個中奧祕咯!順便一題,南瓜濃湯本身有好多種口味(例如:加椰子奶的,加咖哩的等等).不過ㄚ頭偏愛這柳丁口味的所以在此和你分享那份食譜.
標準版的食譜是ㄚ頭在一本義大利菜的食譜上翻下來的.雖然ㄚ頭手上的書是德文翻譯版的,就算有興趣大概也沒幾個人會真的去找來看啦.但是為了避免版權的問題,ㄚ頭還是把書名及出處給列一下啦.有興趣的人自己去買書來啃吧.而此處就只公佈ㄚ頭"自己版"的材料及作法咯.
From: Italian Kitchen(Italienische Kueche)
Published by:
Parragon
Queen Street House
4 Queen Street
Bath BA11HE, UK
柳丁南瓜濃湯
材料:
(ㄚ頭版)
-南瓜 900 g,連皮洗淨切大塊備用.
-雞湯 1000 ml (可用雞湯塊加滾水煮開代替慢慢熬的雞湯)
-柳橙 1 大個
-洋蔥 省略!以免半夜兩個人在棉被裏輪流當臭鼬!!
-蒜頭 4-6片
-鮮奶 75 ml
-百里香(Thyme) 3茶匙(其實是依個人口味而定啦)
-炒菜油 適量
作法:
1.炒鍋熱油再倒入蒜頭爆一下.
2.倒入已切塊的南瓜拌炒到有點香味.
3.炒過的材料全部倒入一個大湯鍋裏.
4.加入雞湯,3茶匙百里香,現榨柳丁汁和用刨絲器刨下來的柳丁皮(只要那一點點碎碎屑屑的皮哦,不是要用刀削一大塊的喔).
5.大火煮滾後加蓋關小火煮約20 min到南瓜變軟.
6.全部倒進打果汁機中給打成濃綢狀即可.
7.再倒回湯鍋中用鹽調味.
8.在濃湯不是沸騰的狀況下倒進牛奶攪拌均勻就可以了.
9.上桌時可以在湯的表面撒一些綠色的乾的南瓜子點綴.
如何?很簡單吧!是不是也跟ㄚ頭一樣不再點南瓜濃湯了呢,哈哈
2007年3月18日 星期日
ㄚ頭的海外食譜(1)-----南洋風味的咖哩雞飯
因為有朋友建議ㄚ頭把在海外時所"adapt"出來的各式家常小菜的配方作個整理,也好讓在台灣的眾家"君子遠庖廚"的紳士淑女們心血來潮時可以依樣畫胡蘆一番.所以ㄚ頭就決定在此試試看這份私家食譜可以整理到那個程度咯.在此要強調的是,這些食譜都是ㄚ頭經過本地可利用到的"煮飯傢俬"及"食材"試驗後的結果,並不保證會與原來的出處地的風味一般的"原汁原味"的呀.
南洋風味的咖哩雞飯
這是一種辣的,有椰子奶的,黃色的咖哩飯.跟台灣人常吃的日式的甜甜的咖哩是不同的.
材料:
1.雞腿 6隻 (要多吃就買多些,數目沒有一定的啦)
2.馬鈴薯幾顆 (約0.5 Kg),紅蘿蔔2-3根,都洗淨切小塊備用.數量也是隨自己喜好增減啦,因為馬鈴薯會使湯汁變得比較綢,如果加太少則會變清湯喔!
3.大紅蕃茄2-3個,洗淨切小塊.
4.濃縮的蕃茄醬(不是ketchup哦!!)約2大湯匙.這是歐洲超市有賣叫Tomaten-Mark的東西,長得很像牙膏的型狀.內容是3倍濃縮的蕃茄加鹽巴.通常用來作義大利肉醬麵的醬料添加物,可使醬料產生很好看的"紅咚咚"的顏色.若買不到Tomaten-Mark可用一大堆的蕃茄代替.
5.香茅 (lemon grass) 1根斜切片備用.不過因為香茅本身很硬,最好煮完後上桌前全數挑掉,以免有人不小心嘴巴會被刺到.
6.黃色的咖哩粉 (辣or不辣的隨自己的口味啦)數匙.
7.椰奶(Coconut milk) 1小罐,約125 ml 的就措措有餘了.
8.米 (ㄚ頭偏愛泰國的香米,已到了無力自拔的地步了).
作法:
1.雞腿洗淨,毛拔乾淨.用一些鹽巴和咖哩粉醃著入味.
2.約半小時之後用一個大湯鍋當炒鍋,用一些炒菜油來爆一下雞腿.火用中溫就好不然雞腿會焦掉,咖哩也不會香.
3.加入Tomaten-Mark和雞腿拌炒一下,倒入蕃茄再炒一下.此時應該會有一股咖哩加蕃茄醬的香味出來了.
4.轉大火並同時倒入清水到蓋過雞腿等固體物.加入香茅和剩下的咖哩粉,蓋上鍋蓋待水滾時收中到小火(就看你家的爐子是台灣的火力強大的瓦斯爐還是阿Do的電熱爐而定咯).
5.大概煮20分鐘後倒入馬鈴薯和紅蘿蔔,加蓋再繼續煮約半小時,若蔬菜還很硬的話則繼續煮.這是因為在歐洲有好幾種馬鈴薯,ㄚ頭喜歡的那種只要煮一下就熟爛了,為了避免煮太久變麵糊所以要後下.如果你的馬鈴薯是頭好狀狀又鐵齒的,最好炒完雞腿就丟進鍋裏一起煮咯.
6.待雞腿和蔬菜都軟了後加鹽調味.不夠辣或是咖哩味不夠強都可再另加辣椒和咖哩粉來補強.
7.用一個小鍋子把 coconut milk以小火加熱(要一邊攪動不然會很容易燒焦).待milk有點滾而且椰子的香味出來後,倒入咖哩雞中.注意:不要一次全部加入,因為椰奶會中和掉咖哩的辣味!!先加一些然後嚐味,若已經OK就不要再加了.剩下的coconut milk就煮綠豆西米露去吧.
8.煮好的咖哩雞可以配香噴噴的泰國香米白飯,或是配義大利捲捲的通心粉也不錯.ㄚ頭有時也會配法國麵包也是吃的ㄐㄐ叫地.
9.在歐洲ㄚ頭發現煮好的咖哩雞若在室溫下擱過夜會更好吃.不過這一招在台灣大概就不適用了!!
10.也有人會在這道菜中添加鴨血,不過因為歐洲沒有賣鴨血所以這一項就省略咯.
11.Have fun!!
2007年3月15日 星期四
春暖花開訪友去
A先生是豬頭小時候的玩伴之一.雖然還不到同穿一條開襠褲的地步.不過依照ㄚ頭對豬頭的了解,相信這哥們倆小時候一起幹過的白目事情一定不少,呵呵! 而這一對 A+B的couple呢,現在是住在德國北邊大城Hannova以東大約80Km的一個小所在裏.離我們的蝸牛窩開車只要三個半小時就到了耶.頭一次不用開到半夜三更才到人家家裏真是不可思議啊.而且還趕得上人家已經等了我們好久的晚飯了哩.
飯後兩個男人是去了加油站買啤酒(因為超市早已關門了).沒有啤酒的促膝長談對兩個阿Do而言真個會是something missing的啦.ㄚ頭跟B小姐則努力幹完整盆的生菜沙拉,因為若是吃不完倒掉實在是太浪廢了咯.所以那一晚我們兩個大概把兩頓飯量的沙拉給一次吃完了,真個吸夠了維他命和纖維素咯.吃飽喝足後就有人提議要看電影DVD了,結果是看了一部很搞笑的美國片.片名ㄚ頭已經不記得了反正不是啥大卡司的東東就是了.電影演完的時候已近半夜,沒想到B小姐拿了另一片DVD問咱們是否有興趣繼續看,因為那是"亞洲的電影".雖然ㄚ頭已開始神遊太虛了,但是心愛的豬頭一聽到是"來自亞洲"幾個字就吵著要"ㄎㄨㄚ ㄎㄨㄚ ㄇㄞ"的情形下,也只好努力用牙籤把一對熊貓眼給撐著來捨命陪君子咯.DVD一放才發現是韓國片(本以為是香港片的說).也好!反正沒看過韓國電影就當作增長見識吧.況且這DVD還可設成"國語發音英文字幕"的最佳拍檔,不看白不看啦.才看了不到20分鐘B小姐就已經擺平在沙發上了.所以男女主人就決定要去夢周公而留下咱們兩個"人客"繼續跟電影奮鬥咯.看到半夜3:30才越來越困惑怎地這韓國電影是別家電影的幾倍長度啊,怎麼演了半天都還沒演完哩...搞了半天才發現那竟是一部電視版的韓劇叫"藍色生死戀"的!!唉,原來那國語沒講英文字幕也沒翻譯出來的韓文的"...1...","...2..."...等是在說本劇裏頭的"第1集","第2集"哦...莫怪看了三個鐘頭的戲嘛也才演到中午而已哩.唉,還是周公的召喚比較有吸引力啦.不過待躺到了床上後ㄚ頭竟又失眠了(一旁的豬頭可是鼾聲如雷了哦).一來是因為錯過了生理時鐘的作夢時間,精神被搞亂掉而睡不著了.二來是那韓劇的前三集的內容一直在腦子裏"反芻"著.日後ㄚ頭去網上查了一下才發現這部電視劇好像很有名哩.ㄚ頭孤陋不知道有此一大作.當B小姐把這正版的DVD給ㄚ頭時,雖然封面上就印有"藍色生死戀"的大字,但ㄚ頭當時的直覺卻是香港產的愛情文藝片是也.所以才跟豬頭confirm是電影,天知道這個電影竟然有12集咧....雖然豬頭覺得這部片子所要表現的"對當事人的精神層面的衝擊"點很"引人入勝",不過ㄚ頭卻不屑片中那兩個因醫院疏忽而弄錯了女兒的媽的"危機處理方式和態度",有點像瓊瑤老阿姨那種無厘頭式的邏輯的調調.不過那兩個分別演童年時的女兒的少女演員的表現倒是蠻亮眼的,令人印象深刻.
因為一夜不得好眠,雖已是日上三竿才從床上爬起來,但腦子卻還是半停工狀態的.吃了一大盤的煎培根加吐司麵包,外帶灌了一大杯的Cafe Latte之後,腦子終於願意跟一下ㄚ頭的腳步了.近中午時天氣變晴朗了,一群人就決定履行"Plan A"---健行踏青去也.開了大約40分鐘的車來到了德國北部那一帶著名的Hiking area "Harz mountain area".因為A+B couple假日時常常去這一帶的山區趴趴走,所以特別推薦這一區來去體會那山林之美.我們一行四人就以山下的停車場為起點,沿著登山步道繞一圈去嚕.其實這一條登山步道的路況還建的蠻好的,只是ㄚ頭沒有穿對鞋(因為ㄚ頭沒有登山鞋只好穿那101雙的塑膠鞋代替咯),外加前一陣子這一帶遭大風雨(歐式颱風啦)洗禮,所以路面仍濕滑泥濘.在那裏頭繞了一圈大概花了4個小時,冬末春初的森林美景是飽嚐了,不過ㄚ頭的雙腳也盡享那苔蘚倍覆又濕滑尖銳的路面石頭的完美折磨了.逛到最後簡直就只一個舉步唯艱可以形容,真是慘哪.因此一行人就決定當晚要到附近的一個大城 (叫Braunschweig) 的東區大街給ㄚ頭找登山鞋去了.其實ㄚ頭已經尋尋覓覓一雙登山鞋有數年的時間了.沒有買到鞋絕不是因為ㄚ頭眼光高過頂,而是因為腳實在太小致往往和鞋擦肩而過.ㄚ頭是要穿35號鞋的,而這一號卻是歐洲童鞋的尺碼,往往賣登山鞋的店又都是從36甚或37號起跳的.經過數年的"問 ㄇㄛ 鞋"之後ㄚ頭也已懶得再去碰這個軟釘子了.不過B小姐說她上回在Braunschweig買鞋的店裏有看過童裝版的登山鞋,所以咱們就決定去試試運氣咯.趕在店面關門前衝進去找鞋,直接請服務的先生把所有35號的登山鞋給端出來以節省時間.果然先生他有35號的童裝版登山鞋,雖然前後也不過只有兩雙而已,但至少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有35號的登山鞋的存在耶.挑了其中那一雙穿得較為舒服的草綠配鮮橘的雙色童鞋,終於,終於,終於,ㄚ頭有登山鞋咯,呵呵!!同時還在豬頭的建議下,順便帶了一雙登山鞋專用的厚襪子以防腳被仍新的鞋給啃得凹凹凸凸地,而且那一家店剛好有35-36號的襪子哩,真是難得啊.
因為有了登山鞋了,隔日就又一行人登山健行去咯.一樣的難得的好天氣,一樣的Harz hiking area.只不過又換了一條路線尋找女巫的蹤跡去了.是的,那一帶山區的某一處森林裏相傳是古早時女巫們聚會的場所.所以那一帶的店家沒有一家例外地都有個女巫雕像鎮在店裏,連登山步道的解說牌也有個女巫佔住顯眼的一角.不過跟咱們比起來這些阿Do的生意頭腦還是要略遜一籌的.同樣的故事要是換成在台灣,別說是女巫的雕像這種這麼遜斃的idea了,馬上就會有人穿著打扮成女巫的樣子在森林裏逛來逛去等遊客拍照收錢了咯.只可惜咱們逛了好幾個小時森林裏除了樹就還是樹哩,連女巫的掃帚都沒見到過啦.不過這Harz mountain area的餐廳的老闆們倒跟巫婆(還是土匪)挺像的哩.ㄚ頭那兩天在不同的兩家餐廳點的咖啡(Cappuchinno 和Cafe Latte)卻都給姑奶奶我上"即溶咖啡"來代替.或許巫婆是只喝蜥蜴湯而不喝咖啡的,所以不會煮咖啡就只好用"即沖包"來充數咯.這可是ㄚ頭在歐洲這麼久以來第一次遇到點正式的咖啡卻喝麥斯威爾三合一的狀況,真是surprise surprise啊.
晚上吃飽了B小姐的炸明蝦及菲律賓式的綠咖哩後,豬頭和ㄚ頭才挺著圓鼓鼓的小肚肚開車回家咯.
註:
1.A先生不僅擁有汽車駕照,本人還考有小型飛機的Pilot License哩.更扯的是,上回Xmas見面時先生他題到"昨天去買了一架中古的兩人座的小飛機"時,ㄚ頭還很白目地問人家"一駕飛機???那要停那兒啊???"這等白痴的問題...唉!!不過A先生說待天氣轉暖而穩定時,會開他的小飛機戴B小姐飛來咱們這兒一遊是也!
2.那一個週末豬頭和ㄚ頭的體重又破錶了.因為B小姐煮得一手好菜,外帶一屋子隨手可及的零嘴,真個要節制是很難的啦.
這是一部份已砍伐收成的森林的樣子.依此推斷這一帶的森林應該都是人工林是也.
那一帶的林相,覺得好像記憶中的"杉林溪".不知道杉林溪今日已是何貌了?優美的林相之一
被歐式颱風吹得一地的林木.在這樣安靜的樹林裏閒逛真是一種享受啊.好像一堆玉米掛在樹頂挺有趣的哩.
又一個優美的林相,好安靜好愜意啊.漂亮的山中小溪
The A+B couple.
豬頭點的Gulasch和一種很像包子的面包.
巫婆,巫婆,妳在那兒啊???
啊!原來是蹲在屋頂哦...好像只能兩手空空地進去逛一圈哦...
這個Hiking area的部份樣貌.
造型獨特的餐廳.
2007年3月12日 星期一
Let's Tango-------再接再厲篇
首先好像應該先簡單介紹一下Tango的類型及起源哦.Tango是古早時阿根廷人的民俗舞.意思就是說是當地人的一種以抒發內心感情為目的的"家常舞"咯.是不須要先去練個芭蕾還是拉個筋才可以跳的啦.又因為阿根廷人生性熱情開放,所以他們跳起舞來也會把感情全力地向對方放送.不僅臉貼臉,很多時候還會胸貼胸和腿貼腿的哩.據說Tango本身有多達數百種基本舞步,可以讓人學了10年都還有繼續繳學費的空間.但是Tango本身卻沒有故定的"舞序"(即各個基本舞步之間的順序),全部聽憑那個領舞的男士的心情和他當時對音樂的感覺而定.女士們則是要去感覺那個男舞伴到底要跳啥而跟著配合.所以女士們的邁步都是會比男士們慢個百分之一秒的.當然女士們在每一個舞步當中還是有足夠的空間來做自己想做的動作的,此時男士就要去感覺那個女舞伴到底要跳啥而去配合了.ㄚ頭很瘋狂地迷戀著這一種舞就是被它那"多變和不確定"的特質給深深吸引的.因為跟不同的人共舞,縱使是跳同一首音樂,舞步和結果都不會相同,保證不會覺得無聊的啦.而且因為不會事先知道會跳那些舞步,所以腦子要完全地放空而只靠"心"去感受,並且還要留意適當的時候做自己想做的動作.這也可算得上是對自己的腦袋的一種不算小的自我挑戰了吧.今日的Tango可分為浪漫華美的Tango vals (Tango華爾滋),Tango(原本的Tango舞型,就是古早時在當地的小酒館裏有手風琴伴唱的那種),Tango-佛朗明哥(因為受西班牙文化的影響而發展出此種有點"很西班牙"的舞型),和聯歡舞會上快節奏音樂的Tango-Milonga舞型.至於音樂哩,很好玩的是幾乎各種好的音樂都可以用來跳Tango.從傳統的Tango音樂到壯麗的電影主題曲,通通都有可以配得上的舞步和心情.ㄚ頭則特別鐘情於葡萄牙那唱頌著千古悲壯愛情故事的Fado音樂.不論是那低聲的吟唱還是那高昂的探問,都盡訴塵世間"問情為何物"的淒美與哀怨.其實不跳舞的時候,Tango的音樂倒還蠻適合當夜深人靜胡思亂想時的背景配樂的哩.
至於ㄚ頭的Tango課程哩,一個形單影隻的ㄚ頭又是怎樣學會這種要兩人同行的舞咧???這當中也要算得上一個因緣際會了.話說J先生當時是剛出道教舞,不僅沒有固定的場地,更沒有一個固定的女舞伴幫忙教舞,而且J先生的收費是有來上課才當場繳錢的.因為如此,所以一直都無法像那些已經上了軌道的其它的教學group一樣,排有固定的教學進度和擁有固定的學生人數.很多時候根本就只有ㄚ頭一個學生而已,換作了別人可能下一回就另謀高"師"去了.但是ㄚ頭就是懶,懶得花時間去試別的較為大型的group.而且J先生的時間是再合適不過的了(週五晚上07:00-08:00教學. 08:00-02:00am聯歡舞會).就這樣ㄚ頭花一樣的學費卻常常上的是"一對一"的特別教學.不用等全員都到定位才教下一步,全部都是以ㄚ頭的進度為進度,哈哈!雖然只有ㄚ頭一名學生,但是J先生還是會教足一個小時不會偷工減料.而且ㄚ頭因為沒有舞伴所以J先生就只好親自披褂上陣咯.真個是賽翁失馬焉知非福啊.ㄚ頭之前雖然沒有學過正版的阿根庭Tango,但是過去多年來學過的各種民族舞的根底,使得學跳阿根庭Tango很快就進入狀況了.為此還搞得J先生龍心大悅地視ㄚ頭為他的"未來版的傳人"之一,每次上課都教得特別認真(有夠催毛求庛兼囉哩八唆的了),希望ㄚ頭的"舞功"有朝一日可達"Elegantly,Sexyly and Beautifully"的阿根庭Tango的最高境界哪.其實J先生的舞技屬上等程度,他不僅跳得一腳上好的阿根庭Tango,還在美國跳過10年的芭蕾加一腳的踢塔舞.跟他共舞就如行雲流水真是一種享受啊.只可惜先生他的身材卻跟舞者的"細瘦修長"的要求不太配合.精狀結實肌肉男的外型(初見他手臂上拱起的二頭肌還是三頭肌的,害得姑娘我還以為先生他長腫瘤了哩),ㄚ頭可想破頭也想不出來有那齣舞蹈劇的第一人的位置可以把J先生給塞進去啊.雖是沒有固定的舞伴,但是在J先生的調教下ㄚ頭的舞技也在短時間裏進步神速.不過當時若有固定舞伴的話可能就可以替J先生當活廣告去咯.
除了J先生外,ㄚ頭的另一個學習的對象是一個年紀很輕的小女生(大概23-28之間吧).因為從來就沒跟她說過一句話,所以也不知此佳人姓啥名誰.只知道她是個如假包換的職業芭蕾舞者.只要當晚她投身的維也納歌劇院沒有她的演出,這位有著一張既可愛又古典的臉的俏佳人就會來跳Tango的聯歡舞會(行話叫Milonga).每次只要她一出現ㄚ頭就會選個"視野遼闊"的小角落窩著,靜靜地欣賞著她那柔合著"Elegantly, Sexyly and Beautifully"的最高境界的完美演出.眼珠子則細細地盯著她那隨音樂而舞動的手背腳尖,希望能夠清楚地看到她是如何移動她的每一條肌肉每一吋肌膚,使得每一個舉手投足都充滿著和協的力與美.除了在一旁欣賞俏佳人完美的Tango演出外,這妮子每回出現時所引起的騷動也是一絕.每次她一出現就會搞得一屋子的男人坐立難安.因為佳人只肯與高手過招,所以高手們就忙著排隊向佳人邀舞.菜鳥們就忙著奮發圖強地勤練猛練苦練,希望有朝一日也可以加入排隊的行列.ㄚ頭則在一旁暗暗禱告希望今晚能夠高手如雲,這樣ㄚ頭才有免費的高檔演出可以大飽眼福啊,哈哈!!(ㄟ,去維也納歌劇院看她跳舞可是要給很多錢的哩).
其實在維也納學跳Tango的時間裏,也是ㄚ頭觀察那一個社會眾生相的好時機.Tango就好像是一個社會中一道無形的牆,它劃分著這一個社會裏高低兩個不同的階層.因為只有社會階層裏的中高層人類才會有此一閒情逸致來花這個錢和時間,學這個沒啥實際用途的玩意兒的.在跳Tango的社交圈裏是絕對不會見到屬於比較低階層的人類的身影的.例如:移民到德語區國家的土耳其人,或是牽拖著前南斯拉夫內戰的阿爾巴尼亞回教好戰分子等.雖然維也納的外來人口佔維也納總人口的19%(1/5是外來的移民耶),但是ㄚ頭跳了兩年的Tango前後也不過只遇過一個來唸書的香港妹兩次而已.其它的阿Do要嘛就是本地的中高層人士,要嘛就是鄰近各國在維也納的白領咯.整個跳Tango的社交圈基本上就是一個維也納中上層社會精英的縮影.在這個小圈子裏"年齡高"是其中的一項特點.不知怎地好像是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會迷上跳Tango,很少會遇到30歲以下的同好,跟Disco club裏的景像是相反的.而且阿公阿媽級的高齡舞痴倒不在少數的哩.第二項是"英文溜".幾乎一半以上的舞痴會說流利的英語,有些甚且是去美國轉了一圈又轉回來的咧.這跟凡事都得扛著ㄚ頭那半調子的德文去攪和又有點不同了.另一項則是維也納人特有的冷漠和排外.雖然這一個小圈子的大多數都是"講英文嘛ㄟ通"的.但是大概是ㄚ頭的Asian Face可讓那云云眾生產生一種非我族類的恐懼吧.花了兩年的日子還是無法順利地融入這麼一個小小的group.很多的時候當一些舞林高手來跳舞時,他/她們可以很熱切地和排排坐的"同類"們寒喧問安,奇的是輪到也夾在中間一起排排坐的ㄚ頭時,問安這一件事就會自動跳過去,直接問到坐ㄚ頭隔壁的其它同類去了哩.有時ㄚ頭都在想是不是該要在額頭上綁個布條寫明"I don't eat people"時才可以扭轉劣勢啊..???是的!這就是這一個上流社會的縮影,充滿著冷漠和懷疑!!不巧的是ㄚ頭的Asian Face在維也納的Tango圈子裏就算不是唯一,大概也屬唯二唯三的了吧.為了不要白繳錢而"等 ㄇㄛ 有緣人",後來ㄚ頭就學會了"獵男人"的這一項絕技了.先觀察在場的單身男人(沒有固定舞伴者)的舞技,然後再主動出擊給它來個各個擊破.雖然有違淑女要莊重矜持的美德,但也總比坐冷板凳要好多了ㄅㄟ.況且ㄚ頭家又沒在印鈔票,錢是很難賺的啊.雖然如此,ㄚ頭的舞技還是能夠撐得過這一類的難關而還在持續進展中.不過現在則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把兩隻左腳的豬頭給訓練到能夠跟ㄚ頭共舞一曲性感的Tango而不會踩得ㄚ頭哇哇叫的偉大程度,哈呵呵!!
註:
1. J先生目前跑去了烏克蘭開班授徒去了.不是因為在維也納混不下去,而是近來交上了一個美豔善舞的烏國美女.所以說愛情的力量還是很大的啦.在此恭喜他終於有了自己的舞蹈工作室和自己的專屬舞伴了.
2.ㄚ頭最後還是舉白旗而花了100歐元去買了一雙舞鞋了.球鞋只能跳到原地踏步的階段,只要一遇到要轉圈的舞步就整個鞋給ㄚ頭吸在地板上動彈不得.不過這專業的舞鞋也有個毛病.因為是皮製品,用一段時間後就越變越大真是傷腦筋.
3.去年年尾時曾經拉過豬頭去這兒的Tango Club學舞去(這個小地方只有101家教Tango的Club).不過按照豬頭的慧根看來,ㄚ頭我可能還要再等個5年以上才有機會實現"和豬頭共舞一曲性感的Tango"的偉大夢想咯.
2007年3月8日 星期四
Let's Tango
ㄚ頭是一個中毒很深到無藥可醫的地步的舞痴,不過所愛的也只有"真正的舞蹈"而已.意思就是說只愛那些有名有姓有血有淚的舞.從高雅尊貴的宮廷舞,到熱情揚溢的拉丁舞,甚或明朗活潑的西斑牙舞,和悶騷性感的阿根廷舞等.只要能有著民族的熱情和背後動人的故事,ㄚ頭就會照單全收啦.至於那個群魔亂舞般的"踢死狗"舞哩,唉,姑奶奶女子我就興趣缺缺啦.第一次知道阿根廷Tango是在大學時某次在國父紀念館看民族舞表演時看到的.可不是標準舞裏頭那一種兩個人相看兩相厭到有點要把對方給吃下去的那種怪怪的探戈喔.(不知怎的ㄚ頭老覺得那種版本的Tango,跳起來就好像兩隻快大打出手的火雞抱在一起的樣子,有夠畸形好笑的哩).已不記得那是個什麼樣的單位來台灣的表演了.只記得舞台上那忽而優雅,忽又纏綿,轉瞬間又突然香豔火辣血脈沸騰的舞步.再配上那時而凄美哀怨,或又慷慨激昂的歌聲.啊,老實說,那一個晚上的表演內容ㄚ頭就只記得這一曲而已.其它的曲目都變成了左腦進右腦出,通通隨著謝幕的掌聲風消雲散了.就獨獨那一曲阿根廷Tango,就像異形一樣在ㄚ頭的腦子裏一待就是10多年的歲月,比武俠小說中的魔音穿腦還要厲害.只是從來也沒有想過會有那麼一天,ㄚ頭竟有機會親自走入阿根廷Tango的世界,讓自己的肢體靈魂隨著樂聲情感,暢快淋漓地肆意放縱著.
話說當年在維也納的作息時間安頓下來後,就發現其實晚上下了班以後,倒還有閒暇餘力可以再安排一些課外活動來增進生活情趣地.突然那個"去學阿根廷Tango"的鬼點子就翻了上來了.Google了一下"Argentina Tango in Vienna",沒想到維也納竟有各種大大小小的跳Tango的group,多到可以一個晚上趕2-3攤的地步.不像當年的台北能若找到一個像樣的group就要去謝神隆恩咯.扣掉那些只寫德文和西班牙文的group(因為看沒懂啊),再比較剩下的group之間的基本消費,(價差很大由5-25歐元/小時都有),最後選了一個才剛"上市"的(只掛牌了五個禮拜耶),老師(負責人)名叫Juergen的青到不能再青的小group來投石問路咯.記得當時這個group在隔兩天的晚上在市中心的一個公園裏有免費的表演(打廣告咩),歡迎有興趣的同好們一起來同樂.當然ㄚ頭就是其中一個恰巧經過那兒,而且也恰巧發現跳Tango好像很有趣的路人甲咯.小聲地向路人乙丙丁等探問後,終於知道那一群跳到欲罷不能的阿Do裏誰是負責人J先生了.趁音樂換曲的空檔問了最重要的幾個問題:1.姑娘我孤家寡人沒有舞伴,可否也參一腳學這種定要兩人同行的舞哩?2.學費是要如何算計啊?3.一定要穿舞鞋咩,球鞋可不可以啊?4.另外,德文不輪轉會不會有影響啊?J先生則用流利的英文回答說所有的問題都是"No Problem"之後,ㄚ頭就滿心期待下週五晚上她的Argentina Tango的初體驗咯.
第一堂課是在一艘停在維也納市內多瑙河河段的觀光小船裏上的.因為J先生才剛出道還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窩(舞蹈工作室),所以我們就將就點咯.唉,萬事起頭難咩,況且J先生的收費還是最低的哩(教學:5歐元/小時.其後跟著登場的聯歡舞會也是5歐元,還可跳到半夜喔).其實ㄚ頭並不介意在狹小的船艙裏上舞蹈課的,想當年大學時代瘋舞時在教室外的走廊都可以跳到不知日月的地步了.只是那船艙是有斜度的,我們必須一會要爬坡向上,一會又要注意下坡煞車這等小事,腦子有點忙碌罷了.而且在船上跳舞想想不也是另一種浪漫咩?還好前幾堂課學的也不過只是踩著音樂走來走去罷了,並不需要什麼真正的舞蹈技巧的,在那兒上都一樣的啦.後來也輾轉在不同的地方上過課,就看當時J先生找到啥場地來決定咯.雖然沒有故定的場地好像有種流離失所的德行.不過卻也因為常常換場地,ㄚ頭就變成變相地visit了維也納的各個角落咯,也不能不算是一種額外的收獲ㄅㄟ.當中有很長的一段時間J先生租到了一個舞蹈教室,有木頭的地板和大大的鏡子,ㄚ頭真是愛死那個場地了.自大學時代至今,第一次學舞時是在有大鏡子的場地裏耶,還真是不習慣看著鏡子裏的自己舞手弄腳的樣子,覺得再搞下去可能會變得很自戀哦,哈哈.這個場地對學舞而言真是再適合不過了.因此ㄚ頭的舞技也在那一段時間裏成長神速,由Tango的門外漢變到中等程度了.在ㄚ頭離開維也納前的那一陣子,一群人是換到了一個中東風味的餐廳上課去也.那是一個有著大舞池可以包來開party的餐廳.以紅色為基調的昏暗燈光,加上有著繁複雕工的阿拉伯式檯燈(沒有燈泡,是以點一個很大的蠟燭來當光源的),頭上則到處掛著珠光寶氣的同一種品味的掛燈,那種感覺,唉,還真的很阿拉哩.舞池的前頭有整套的音響設備,四圍則是阿拉伯風味的長沙發供舞客休息交際用(上面還附有小枕頭一大堆哩).不跳舞時斜躺在那大沙發上看舞池裏搖曳的人影,就只差著若能同時手捧一壺阿拉伯的水煙壺在吸忽吸忽的話,大概就跟古早時阿拉伯有錢的大爺們,在家裏享受那酒池肉林時的感覺也差不多了吧.ㄚ頭挺喜歡那個餐廳的,不過它的餐點的消費水準咧就不是ㄚ頭這種窮人家吃得起的啦.所以,就只能去那兒跳跳舞過乾癮咯.
除了沒有一個固定的舞伴是ㄚ頭在學舞時最大的缺點麻煩外,在其它方面倒還蠻適應良好的.也學會了腳癢難耐時就主動去拉男性來陪ㄚ頭跳舞這種很不上流社會的舉動.ㄚ頭的獵男標準只有一個,就是要彼此的舞蹈程度差不多就好,至於認不認識對方哩就不重要咯.是誰規定女生就一定要裝成一付閉月羞花狀等男生主動前來邀舞才有舞可跳的哩?ㄚ頭情願被那些同是坐冷板凳"待價而沽"的淑女們給忌妒死,也不要一個人在冷板凳上心癢腳癢地自己哈死哪.
在此與你分享一段網路上找到的Tango的video. 這是ㄚ頭去年某日心癢(加腳癢)難耐時無意間在網上找到的short video.應該是在美國的某個Tango舞痴放上去和大家分享的吧.那一個下午ㄚ頭可把這個長度不到20分鐘的短片reload到電腦快當機的地步.由此可見ㄚ頭是饑渴到啥個如虎如狼的程度啦.唉呀,不是啦.ㄚ頭是說"哈舞"哈到快抓狂的德行啦,跟"床"可是完全沒有關係的啦,哈哈!!
關於ㄚ頭學Tango的各種好玩的事情的detail,就請你先稍待一下讓ㄚ頭在未來的文章中再慢慢說給你知.今天就先說到這兒吧,週末愉快喔.
1.查了一下網路發現真有一個叫Forever Tango的舞團,只不知此團是否為彼團而已啦.
2007年3月5日 星期一
Raclette,阿Do的鐵板燒
Raclette是瑞士人發明的.Well,至少在網路上查到的資訊和姨媽姑爹們熱心講解的結果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就當它是瑞士人的一道菜吧.吃Raclettle最主要的傢俬是如圖的一個兩層的小烤盤.因為發熱線是裝在上面那一個烤盤的底部,所以當盤子在加熱時上層的烤盤就有相當於一個正在加熱的鐵板的功能.可以烤熟肉類或蔬菜等等.下層的烤盤因為跟熱源較遠溫度沒有這麼高,所以都是用來當融化cheese用的.對啦,說到重點啦.吃Raclette的重頭戲就是吃烤cheese配青菜啦,這是跟我們的正港的香噴噴的鐵板燒的最大不同點啦.Raclette的雙層烤盤還附有幾個小鐵鏟,是要用來盛小塊的青菜和一塊Raclette專用的cheese,然後放在下層烤盤中讓它們互相"融為一體相親相愛"用的.
ㄚ頭至今吃過幾次Raclette,覺得最好吃(玩)的一次是在瑞士親戚家過新年時吃的.因為人多所以可以吃到各式各樣怪理怪氣的新鮮玩意兒.就像吃火鍋時就要一堆人一起"洗筷子"才好玩咩,小貓一兩隻的就一點兒勁都沒有了是一樣的啦.又因為剛插電的烤盤溫度還不夠高可以烤肉片或是香腸,所以那一次的Raclette是由蔬菜先開始玩起的.大夥先在各自的小鏟子裏放一點牛油,以避免蘑菇青椒等被"乾烤"而粘了在鏟子上.待牛油融化後被油潤過的小鏟子就可以盛載自己想吃的蔬菜了.然後再在表面蓋上一塊大大的cheese,之後就是要耐心地等候小鏟子裏的食物被發熱線的高溫給烤熟(融)了.接著再用一個特製的木頭扒子,把那一鏟已經"你濃我濃"的傑作給撥到自個兒的餐盤上好好享用去也.其實那個小鏟子還挺小的,大概放個4-5片切開的蘑菇就已經客滿了.除非你能像豬頭一樣在那個小鏟子裏"堆樂高",然後再小火慢燉地等它們變"你濃我濃"咯.至於那個上層的烤盤呢,因為溫度較高就很適合烤肉片香腸等較難烤熟的食材了.不過記得烤盤也是要先用一點牛油滑過,才不會烤到室內煙霧警報器大響的地步喔.至於配菜呢則是醃製的酸黃瓜蒜頭之類的開胃菜,或是水煮的馬鈴薯等.不過因為每一鏟的食物就會配一大塊的cheese,以ㄚ頭的小鳥胃的容量吃個4-5鏟就差不多會被cheese給塞飽了.有了以前的笨經驗,現在ㄚ頭只會吃三鏟有cheese的標準版的Raclette,之後就拿它當鐵板燒來用咯.烤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要再叫ㄚ頭放cheese了...就饒了ㄚ頭的胃了吧....
那一次的Raclette大餐,ㄚ頭除了嚐到了烤蘑菇青椒玉米粒加鳳梨配cheese的這種奇怪組合外,還吃到烤駝鳥肉的新奇滋味哩.烤駝鳥肉的口感挺順口的,肉質清爽有彈性又沒有羶味,這可是至今仍叫ㄚ頭念念不忘的啊.說到這兒就不得不順便題一下了,雖然說咱們天上飛的地上爬的,除了飛機和車子外餘皆可食.但是ㄚ頭發現歐洲的超市也很猛地,除了一般的豬牛雞鴨魚羊外,兔子,火雞,鹿,馬乃至駝鳥等的肉都可以找得到.只是價格和數量都不如前幾項那般的平民化罷了.印象中只有在瑞士的超市見過有駝鳥肉出售,而且數量不多.不知是因為供貨量少還是同好太多所致哪.可見有膽吃遍天下的也不是只有我炎黃子孫哪,哈哈!!
Raclette通常都是在一堆人的party或是家庭聚餐時才會吃的.因為要等那一小鏟的食物慢慢烤熟,所以不會有人在上班日的中午回家擺上這一道菜來自找麻煩地.而且要邊吃邊聊邊喝才有意思啊.所以ㄚ頭認為Raclette在"道具"上是跟鐵板燒有拼,不過在氣氛上倒和咱們吃火鍋有異曲同功之妙哩.所以ㄚ頭也挺愛吃Raclette的,只不過那個Raclette cheese嘛,三片就夠了哦.
PS: 這就是Raclette專用的道具啦.相片是上回在P先生家吃Raclette時拍的.P先生的Raclette只有素菜,所以上層的烤盤就被咱們拿來烤蘑菇咯(溫度高比較快熟啊).
2007年3月2日 星期五
禮多人不怪
在台灣長住久居了幾拾年,但是卻從來沒有跟別人"握手"這樣的習慣.一來是因為台灣的人不流行這一層文化.朋友之間就算是親近到可以一起坦誠相見地去泡溫泉,但是上岸後衣著整齊之時卻是連手也不會握一下的.人與人之間的肢體接觸則是到了幾近於零的程度.二來則是中國五千年的"男女授受不親"的千古明訓,使得一些本來有意崇洋一下的人為了避免被貼上個"大色狼"的標籤,也只好"縮手"不幹了.因為大家都一個樣嘛,所以ㄚ頭在那樣的大環境裏也並未覺得有何不妥.相反的若是有人伸了手出來,ㄚ頭腦子裏馬上會出現"鹹豬手"的牌子外帶一個BB響的警鐘.通常下場是那個倒霉鬼會很尷尬地把伸了半天的手給收回去,以結束一場"疑似性騷擾"的戲碼.
但是當ㄚ頭當年在希臘的克里特島機場降落後,都還沒走進入境大廳時就已經瞥間來接機的希臘老闆K先生等在大廳的身影了(咱們有先互寄相片好方便在機場相認).等踏入大廳後高大的K先生一眼就從人堆中把ㄚ頭給認到了,大大的右手也同時間伸了出來要握手...沒有這一種習慣的ㄚ頭只得馬上放下右手撈著的隨身行李回禮去也.這是ㄚ頭行的第一個有記憶的"外國禮"...說實在的,當時ㄚ頭的反應是真的有點兒慢啊.不過ㄚ頭也確實是從這一個小小的事情裏逐漸蛻變,進而漸漸轉大人的哩.記得當天ㄚ頭握過的手大概有不下十個之多.從旅館的負責人(剛到的頭一個月是住在廉價旅館裏),到實驗室的同事們(放下行李後老闆就戴著ㄚ頭直奔實驗室去"認識環境"去了),可說是過去幾拾年裏的"握手配額"的總和了.當時很令ㄚ頭印象深刻的是每一個被介紹和ㄚ頭認識的人,不論男女都能夠馬上且明白地向ㄚ頭伸手行禮,一點遲疑的感覺也沒有.而且伸過來的手都握得結實有力,絕沒有一絲欲言又止陰聲怪氣的德行.奇的是從此以後ㄚ頭腦袋裏的那一個"鹹豬手"的帶子也未曾再播放過了,警鐘也不再響了....一段時間以後ㄚ頭也開始學著要主動伸手去行握手禮了.不然每次都像個楞頭呆地杵在那兒地反應慢,是很失禮的哩.剛開始的時候也確實有過一段"天人交戰"的時候,因為拿捏不準該在何時伸手啊...伸太早怕會變成一付"迫不及待"的蠢相,伸太晚又怕會失禮...所以那一段時候裏ㄚ頭都無法好好地聽別人的介紹詞,因為一個腦袋裏只想著"現在嗎??!!""等會兒嗎??!!"...唉,還真累啊...
手握夠了之後下一堂課學的是face kiss禮了.在歐洲face kiss也是正式禮節的一種.從人情跟天氣都一樣熱的希臘巴爾幹半島,往西到一板一眼的德語系國家,甚至到以浪漫著名的法國,通通都有這樣的一個習慣(ㄚ頭不知道北歐是不是也有此好,因為沒去過那兒也沒有認識的人).當中只有行使的對像及親的次序和次數略有不同而已(是啊,是挺混亂的哩).Face kiss其實只有臉頰貼臉頰而已,並不是一張血盆大口去人家臉上蓋幾個章的ㄟ.ㄚ頭這一堂課的啟蒙導師開山始祖很意外地竟是希臘那個廉價旅館的老闆娘是也.剛開始時是那個已經坐六望七但仍保養得非常好的奶奶級的老闆娘不知何故,老覺得ㄚ頭長得是一付美人胚(大概是很少看到Chinese而物以稀為貴吧).每次見到ㄚ頭時鐵定要雙手捧著那個披頭散髮的ㄚ頭的臉來個喃喃自語地稱讚一番,什麼"啊,這難得的半月型的黑色的大眼睛啊..","啊,看這雞蛋型的臉蛋啊,長得真美啊.."等等...因為老太太她其實沒啥惡意,所以基於敬老遵賢的古訓ㄚ頭也就由得老太太在那兒自得其樂個夠啦.沒想到三番五次之後,有一天老太太在喃喃自語之前竟先在ㄚ頭的臉上左右左地連親了三下.看一臉茫然的ㄚ頭沒有跟著反應,老太太只好解釋說這是希臘人對親人朋友間的一種禮節啦.規矩是每次見面時做小輩的要主動向長輩"獻吻"啦.親長輩時是要"右左右"的順序,而平輩之間則是相反的"左右左"啦(唉,如果ㄚ頭沒有記錯的話).從此以後每次見到ㄚ頭時老太太就馬上拿這一項來考ㄚ頭...這個face kiss呢就又比"握手"要難一些了.因為ㄚ頭每次都要先想一下現在應該是"左右左"還是"右左右",啊...常常一個猜錯兩個臉就撞在一道了...(難不成"阿度仔"的大鼻子就是這樣來的啊..???哈哈!!).親老太太基本上是沒啥心理障礙的,反正就當ㄚ頭在親一個希臘版的阿媽就是啦.實驗室的人是每天互相親來親去的,早上進來上班時親一遍,下午回家前又再親一遍.不過對ㄚ頭除外.因為在ㄚ頭來之前就已經有好事之徒跟他們提醒過,Chinese是守身如玉不跟別人亂亂親亂亂抱的.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每天親成一堆的他們也就把ㄚ頭給跳過去咯.直到有一天好像是老闆的"Name's Day"吧(在這兒每一個名字在一年中都有一天是屬於它的日子,當地人把它當作生日般的在慶祝),大夥給先生他買了一份禮物以示慶祝.其中當然就更少不了"排隊向老闆獻吻當祝福"的這種事啦.ㄚ頭當然也跟著入境隨俗咯.排在最後一個去獻吻,不是心理有障礙而是要拿前面的人當樣本,搞清楚待會到底是要先親那一邊啊,不要又要變成"鼻子親鼻子"了哦...老闆也很驚訝於ㄚ頭的good integration,只是他並不知道ㄚ頭天天都在外頭跟希臘阿媽玩親親啊....
事實上只要能搞定自己的心理障礙,face kiss其實是一種挺有趣的禮節呢.因為一群人親來親去的,肢體接觸也就會多了些.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就跟著變短了,磨擦的機會也就跟著少了,整個社會也就變得祥和多了.所以從那一次的搏命演出之後實驗室的人在玩親親的時候,也就不再把ㄚ頭晾在一旁或是跳過去了.其實ㄚ頭還蠻喜歡這一個face kiss禮的哩,可以在那短暫的kissing時間裏感受到來自對方的關心及問候.當然face kissing"行禮如儀"一遍倒是要花一番功夫的.試想你應邀出席一場10個人的party,如果在場的人你又通通都認識,那麼就可以想像進門後要親遍10個人(外帶問安幾句),到可以坐下來前是須要多少功夫的啦.而且同樣的儀式在散會時又要再重演一遍.莫怪阿度仔的party都要開很久...哈哈!!
在希臘和巴爾幹半島地區,這種face kiss也apply在"男vs.男"的性別上.所以若你有機會在這一帶看到兩個相見面的老粗抱在一起kissing face,他們可能家裏都有老婆小孩,跟gay可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哦.德語區這邊的face kiss則只限在較熟的親人朋友之間.不像在希臘,兩個初相識的人在第一次見面時會禮貌性地"握手"為禮,但聊了30分鐘後say bye-bye時可能就已經進展到face kiss的階段咯.ㄚ頭搬到德語區後也是花了一番功夫去了解這裏的face kiss禮的上演頻率及對象的,以免等會莫名奇妙被人家罵性騷擾就跳到黃河也洗不清咯.德語區的人比較冷漠,大概只有較熟的同事朋友之間才會玩親親.老闆和下屬之間一般是不會加入這個行列的,所以也不會見到希臘那"排隊親老闆"的盛況.而且也不流行"男男親親"這一偉大的南歐傳統.唉,可能也跟天氣較冷有關吧!至於親的順序及次數哩,說句老實話ㄚ頭也"晤宰羊"了啦...經過在希臘時那一堆"左右左"還是"右左右"的洗禮之後,ㄚ頭已經懶得去猜又該是那一個版本的才對了.現在都乾脆先下手為強!!ㄚ頭只要比對方先個半秒"出臉",對方也只好跟著配合咯,不然變成"親鼻子"的時候就不是ㄚ頭的錯啦.惡人也要先告狀咩,哈哈!!
雖然在這裏跟"阿度仔"握手親臉是已經到了跟呼吸一樣自然的地步了.但是只要對象是Chinese,馬上又會轉回台灣版的format,彼此頂多是握握手而已.不知怎的去face kiss Chinese心裏就還是會感到怪怪的.或許是那個幾千年的文化包袱還是會不自覺地出現在Chinese們的肢體語言當中在作怪吧.幸好豬頭也是阿度仔,ㄚ頭心裏就比較沒有這種障礙.我們不僅可以在家裏打得火熱,甚至在街上心血來潮時就算在大庭廣眾下"扮章魚",也不用擔心隔天會收到好心姨媽姑爹的信要ㄚ頭"堅守良家婦女風範"啊,哈哈!!其實,ㄚ頭還蠻能enjoy阿度仔這種淫蕩的肢體禮節的哩,既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及放鬆心情,又能延年益壽保青春啊.何樂而不為哩,呵呵!!希望有一天你也能有機會體會一番喔.
2007年2月26日 星期一
德國鬥雞
這是ㄚ頭在海外漂蕩時所遇到的眾多奇人怪事當中的一個.因為此君的所有表現都和咱們印象中的角色相去太遠,所以記之以為樂,哈哈!!
六年的日子裏總共作了三份合約待了兩個國家.這當中有純學術的研究單位,也有號稱全球前五大製藥廠之一的某藥廠的研發部.雖是如此,不過換湯不換藥,ㄚ頭幹的也只是鎮日和瓶瓶罐罐攪和在一起的實驗室的bench work而已.既然是實驗室就理所當然地會有一個負責人,也就是行話當中的"老闆"(僅管此人啥也沒賣).而在此老闆底下就會有幾許人數不一的,程度參差不同的各路人馬在為他效力,並依傍著他的庇蔭而生存著.
話說ㄚ頭在這一偉大的藥廠的研發部上工的時候,那個老闆卻是一個長得其貌不揚而又身材瘦小的德國人.此人的脾氣嘛就跟一隻鬥雞差不多(雖然身材跟雄糾糾氣昂昂的鬥雞差很多),所以ㄚ頭就給他取了個"德國鬥雞"的名號啦.
德國鬥雞是N多年前畢業於德國知名的,首屈一指的,"M.-P.-Institute"的免疫部門.就像許多美國前五大名校畢業的人一樣,那名校鍍金的招牌罩在頭上後,就以為自身一屆草民的身份也就會咚地一聲自動封皇成后了.在同一個工作單位裏只要層級(不一定是指學歷喔)比德國鬥雞低的,在先生他的眼裏通通是庶民一個,不配有啥好商量的啦.德國鬥雞最擅長的把戲是雞蛋裏挑骨頭沒事找碴這一套.連那個跟實驗室沒有直接利益衝突的採購部門也常常莫名其妙地遭到德國鬥雞踢館.最常見的戲碼是為了自己訂的貨廠商遲交貨,或是送貨來時自己家唱空城而由隔壁家代收了(但是隔壁家因為忙又忘了交過來)等的芝麻綠豆大事,就可以一通電話打過去不分清紅皂白地劈頭咆哮了起來.真是怪啦!難不成德文的詞彙裏沒有"對不起,請問一下..."這樣的開頭語咩,還是小時候這一節學校都沒有教啊???況且這家店又不是先生你一個人開的,橫豎你也不過是跟採購部的小姐們一樣吃人頭路的而已嘛,何須這般地自抬身價自以為是,忘了自己也只不過是個一屆草民的事實而已.並且也不知道自己在咆哮時又爽個啥勁了,真是莫名其妙.當然這戲唱久了還是會有後遺症的.採購部的小姐們只要一聽到是德國鬥雞實驗室的急件申請,回答通通都是一概的"沒辦法",還外帶兩手一攤兩肩一聳的絕對值貌!!但是這樣的互動模式倒是害死了無故被牽拖的ㄚ頭.花了兩百輩子的力氣才讓那些娘子們搞懂德國鬥雞的行為模式並不代表ㄚ頭的行為模式.從此ㄚ頭才得以在被連座的黑名單中除名.一屋子上下沒被德國鬥雞當面批評或咆哮過的單位和人員大概不會超過10個吧.當然那些也大多是先生他的頂頭上司或是職位敏感(例如:風紀處,人事室等)的單位人員啦,真個俗語中的"見高就拜,見低就踩"哪.因為天性好鬥,以為打遍天下無敵手,甚至連走路都會有風(雖然以先生他五尺之軀實在也興不起什麼樣的大風啦).但是德國鬥雞卻從未想過他為何而鬥又所鬥為何.弄得一屋子上下方圓十里地樹敵無數,高居"最不受歡迎同事"票選前三名,簡直是到了神憎鬼厭的地步.
對外的互動是這般地驚天動地,對內的態度也相去不遠.話說有一天德國鬥雞突然從他的辦公室中衝出來,手上的一疊實驗數據就砰一聲地往他的一個助理的桌上砸去,同時鬥雞嘴也隨著大肆咆哮道"What kind of garbage it is!!".被這突來的龍捲風掃到的我們只好暫停手邊的所有動作,改成瞪大雙眼了解這會兒是誰又跟誰"招誰惹誰"去了.唉,搞了半天原來是一份實驗的數據結果跟德國鬥雞的預期不僅相反,而且簡直是到了無法解釋的地步.所以先生他就認為這樣的結果都應該是冤有頭債有主的,所以就去找當初作這個實驗的助理算帳去.只是他忘了在歐洲"助理"可只是"老闆的手"的代替人而已(他/她們並不需要出腦袋的哩).他們只是會照著老闆的指示"多少杯米加多少杯水"地來煮那一鍋飯罷了.至於煮出來的那一鍋飯的品質及滋味如何他們可是一點干係也無的.況且這位助理是公認的信得過的CAS品質保證的難得品種.實驗技巧不僅好,做起事情來也不會偷工減料偷斤減兩的,所以我們都一致認同這樣的亂牽拖實在是有欠公允.況且在實驗的過程中她就已經警告過那一個實驗給她的感覺是怪怪地,要德國鬥雞keep in mind.沒想到到頭來千錯萬錯還是她的錯,真衰啊!!ㄚ頭只是不明白當實驗的結果跟預期的不同時,為首的老闆(們)就不能平心靜氣地只"就事論事"理性地討論一番嗎.就非得要在大庭廣眾之下上演"起乩"的無聊戲碼咩???況且那個倒霉的助理還是個年紀比德國鬥雞大10歲隔年就要退休的媽媽桑哩.好歹"敬老遵賢"這四個字德國鬥雞也應該認得才是的…而且這樣的暴跳如雷後,奇怪的實驗結果還是一樣的奇怪,不會自動變正常的啊.媽媽桑是個修養極佳的人,雖是一肚子鳥氣,但還是試著去解釋那實驗過程中的那個"怪怪的感覺".要是換成ㄚ頭,不馬上賞他個 "Fuck!!Are you sick???"才怪哩.
德國鬥雞的另一個偉大的事蹟應屬"刺(賜)殺釘書機"事件了.這也是個另人大開眼界的時刻.某日下午ㄚ頭正在電腦前分析資料,突然德國鬥雞的辦公室中傳出一聲嘶吼,接著是一個鐵器被重重地往地上摔去的乒砰聲,再來則是一具已經快要分成三半的中型釘書機的身子彈出了辦公室.德國鬥雞怒吼著跟隨在後,對已經躺平在桌角地上奄奄一息的釘書機再補上一記無影腳,自此那個可憐的釘書機就真個一命嗚呼壽終正寢了!原因呢也只不過是這台短命的釘書機無法釘住德國鬥雞手上那份40多頁的報告而已. 40頁太厚釘不下去換台更大的釘書機不就是了,又何必"賜"它一個"死無全屍"哩,這樣是否有點兒矯枉過正了啊???為了一台釘書機而在上班時刻亂發酒瘋,這樣的老闆是不是也屬於潛藏的"工作危機"的一個factor啊..???(PS:此老闆的No.1休閒娛樂是"踢足球",甚至還組了自己的一個小小足球隊,看來會踢釘書機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啦).
德國鬥雞雖然脾氣爆劣,不過最令ㄚ頭惻目的要算是他那恐龍族般的腦筋反應了...唉,真是不可思議的慢啊...!!!作研究這一行雖然不是每個人都絕頂聰明,愛因斯坦還是愛迪生再世的.不過反應能夠慢到像德國鬥雞這般的大概也屈指可數了吧.ㄚ頭可以一
除了反應慢這件事外,某日更很驚奇地發現德國鬥雞的英文竟是比說Chinese-English的ㄚ頭還要爛.這個驚異的大發現是從一份德國鬥雞送交的報告來的.某日ㄚ頭經過秘書室時,已經忙得三頭六臂的秘書小姐托ㄚ頭順手把一份報告拿回去給德國鬥雞.因為當
德國鬥雞在有關於實驗的各項討論時都會很義不容辭地挺身批評他人的實驗結果.尤其是遇到先生他的大本行"免疫學"時更是一付捨我其誰的德行.在免疫學的實驗中常會用到一種很昂貴的分析儀器(行話稱:FACS)來作分析.德國鬥雞對於使用這一種分析方法所得的數據到了幾乎是吹毛求疵的地步.害得不同行的人以為先生他是這一項分析方法的開山始祖哩.某日負責這一項分析的媽媽桑助理掛病號,那一堆待分析的實驗眼看就要自動安樂死的地步了.心急如焚的德國鬥雞整個早上就在實驗室中踱來踱去,多嘴的ㄚ頭就隨口丟了一句"Why don’t you go to do this analysis by yourself, you know how to run FACS, right???".哈哈!!沒想到這一說竟會踩到先生他的死穴唷…原來把別人的數據批評得一文不值的"免疫學權威"竟然連如何開機都不會…呵呵!!而且這還是隔壁家一個女學生來跟ㄚ頭打的小報告哩.雖然ㄚ頭也會操作這一台儀器,但是死要面子的德國鬥雞是說啥也不會拉下臉來求ㄚ頭幫他作這個分析的.快要絕望時就想到了隔壁家這個女學生,以為就此神不知鬼不覺地請人家幫他跑個分析就完事了.沒想到這個女學生太負責了,要德國鬥雞陪著他的samples一起作分析.自此才發現那個平日貽指氣使的權威的真面貌,趕緊跑來和ㄚ頭一同大笑三聲…每次ㄚ頭只要一想到這一件事就會忍不住要大笑一下,哈哈哈!!!所以說”專家”的話還是聽聽就好,不聽也沒啥損失的啦,哈哈!!
雖然屬於德國鬥雞的不朽事蹟還有很多,但若ㄚ頭繼續寫下去就可能要向長篇小說邁進咯.新春的第一個工作天,ㄚ頭在此祝你工作順利,和同事相處愉快,跟老闆的無厘頭say bye-bye.
2007年2月21日 星期三
花花世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春夏的季節裏只要走過有花的地方,ㄚ頭就一定會伸長個脖子在那兒探啊探的,十足的花癡一個.幸好豬頭一家子也都是花癡再世,一起發癡的時候倒不用擔心會被視為異類,哈哈!!ㄚ頭的婆婆更可稱得上是癡中之癡,花癡教主一名是也.那個宛如世外桃園般的自家花園,倒是被ㄚ頭的婆婆親手照顧得像個小型植物園一樣,真個羨煞那一帶的三姑六婆類的鄰居們.豬頭多少也遺傳了婆婆的花癡基因,閒著沒事時就在家裏拈花惹草為樂.還記得第一次來豬頭的窩的時候,那一窗台上沒空整理的花花草草把大半個窗面都給遮住了,害ㄚ頭差點以為是去了那個叢林山寨了哩.結了婚以後因為同一個屋子裏的花癡數乘以二,所以窗台上花的數量也成正比級數地暴增.最後連客廳地板都開始淪陷的時候起,那些發育的有點太好的花(或應該稱為"樹"了),就只好通通往婆婆的花園裏送咯.豬頭除了愛種花外更愛種樹,甚至把實驗室的精神在家裏發揮得淋離盡致.目前窗台上的這一類嬌客有從菲律賓來的芒果(上回去該地參加別人家婚禮的回憶),台灣來的芭樂(ㄚ頭某次回台時給豬頭帶的兩個芭樂的後代啦),不知打那兒來的咖啡樹(聽說是P先生那兒分出來的,保証不是超市的咖啡袋裏來的就是啦),土耳其店裏一種伊朗產的有點像黃色的橄欖的水果(因不知德文和中文名叫啥故就此省略),來自亞洲的金桔樹(還每年在結金桔喔),和一盆來自南美的也不知姓啥名誰的綠色大個兒.近來金桔的盆子裏又冒了12株的幼芽,猜測可能是豬頭前陣子順手塞進去的柳丁子的傑作啦.南美綠色大個兒的腳下也有兩株有待驗明正身的怪物.如果ㄚ頭猜得對,可能又是從菲律賓溜進來廣東話叫人心(蔘)果的東東啦.豬頭很喜歡種樹,但是ㄚ頭比較愛花.尤其是一些只長在歐洲,對台灣人而言比較少見多怪的花,ㄚ頭都恨不得給它通通搬回家去.ㄚ頭那半調子的德文,有一半也是在跟婆婆說花長道花短中漸漸長進的哩.豬頭一家子都不愛三姑六婆地八卦別人,不過花言花語倒是可以聊個沒完沒了的.在此貼上一些ㄚ頭的花的Collection和你分享,大多數都是ㄚ頭從婆婆的花園裏照來的.希望美麗的花也能帶給你美麗的心情,過個美麗的一天.
PS:點圖片可以放大看喔.